好问题!想明白这个问题,90%的亲子关系、情侣关系都会得到改善!
这里面有三种误解
一:误解了别人的需要——其实别人要的不是关心
很多父母一直在把子女当婴幼儿对待。这也不能怪父母不开窍,毕竟孩子刚出生到会说活,整整有好几年是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的。这时候,父母关心是必要的。
但是当人长大,尤其到青春期,他的需要就不仅仅是关心了。他需要的是独立、自由,通俗讲他需要感觉到自己:『我很独立,我可以做决定,我不用依靠别人。』(按照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8阶段理论:12-19岁是确立自我意识的时候。)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做不到这点,他就无法在同辈里面立足。这是人类的本能,因为父母总是会去世的,所以本能就要求人们:要能够脱离父母独立。
这件事情就像婴幼儿肚子饿了哭着要吃奶:你必须给他吃奶,否则他会继续哭。——你不会跟婴儿说:饿了别哭,要听话。因为你知道饿了要吃奶是本能。
同理可证。
孩子要开始独立了,你必须逐渐放权给他,否则就是违反自然规律。
当然,青春期的孩子也真的是比较难以相处。——但也是自然规律:人的大脑,在青春期的时候正在快速改变。这时候边缘系统的发育比前额叶早,正好边缘系统负责情绪的产生,前额叶负责理智行为,所以青少年多半是情绪化的。
参考书: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 (p. 59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
当然,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心。哪怕是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他们渴望的可能不是父母的关心,而是朋友、同学关心。
这时候,就要讲到不同类型的关心了——关心还是要有的,但是你得改变一下类型了。
二:误解了关心的类型——你给的关心,不是别人想要的类型
简单来说,关心有三个要素
你的关心,别人可不可以拒绝?
如果别人可以比较轻松的拒绝你,你就打个10分。如果你每次关心都很强迫对方接受,那就打个1分。你看看你得几分?
你的关心,是嘴上说的,还是行动起来的?
和上面类似,如果你行动很多,那就是10分。如果是嘴上说得多,行动少,那就1分。
你关心的具体事情,是不是他自己也关心的?
简单说,就是你有多了解对方,你是不是跟他站在一起。如果你们关心的事情是完全一样的,你可以给自己打10分。
你可以自己给上面3点,分别打分。然后邀请别人给你打分。你看看,你自己给自己的分数,是不是和别人给你的分数差不多呢?如果你自己给的分数和别人给你的分数差很多,那说明你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牢记以下三点:
1、如果你的关心,别人无法拒绝——那别人感受到的就不是关心,而是你在控制和命令他。
比如说:你和客人吃饭,你关心别人是否吃饱了。你给对方夹菜。对方已经吃撑了,你还给别人夹菜,别人就很难受了。甚至,如果你强迫对方吃,那对方只会更反感。
再比如:你老板跟你说:你要好好工作才能加薪水。然后老板告诉你:为了你好,关心你,他决定强迫你加班,这样才能给你加薪水。然后他也不允许你请假,他的理由是:你关心你的收入,所以要强迫你加班。你会感谢老板的这种『关心』吗?
2、如果你的关心,都是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那别人也很难相信你的诚意。
空口无凭,你说得越多,对方期待越多。你没有行动的话,对方失望就越大。
这里有个例外:那就是青少年多半渴望自己做事情,也很厌烦别人『唠叨』,所以对青少年反而要少说、少做些。你应该对青少年说:『有问题来找爸妈商量,我们一起想办法。爸妈会支持你。』
3、如果你关心的事情,对方并不关心——那别人只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说你不好,久而久之就容易烦躁。
比如说,你关心朋友,问他:薪水高不高。可是朋友关心的却是工作前景和理想。你一昧和对方谈钱,对方只会觉得你俗气。反过来,别人关心薪水,你却给人画大饼说理想,那也是不行的。
关心对方,重点就是:要设身处地,关心他现在关心的事情。
三:误解了关心本身——你给的根本不是关心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我说的,你就明白了:如果你不允许别人拒绝、如果你行动很少诚意很低、如果你不关心对方关心的——那么其实你给的根本不是关心,你只是关心你自己的想法而已。
我们很容易把控制别人、吹牛逼、说教责骂,都美化成『关心』。我们很容易忘记: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们关心他们,如果对方不觉得我们理解他们,那么我们做的一切都没用。我们永远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在关心别人,还是希望通过关心别人,来得到一些我想要的结果?我要的结果,是不是也是对方要的结果?』
最后还得特地说一下,一种很常见的情况:
男生追求女生。觉得是在关心女生。可是其实是在给女生压力。
因为男生把关心和爱慕『捆绑销售』了,别人不想要你的爱慕,不想当你女朋友,自然厌烦你的关心。
你有没有在超市里见过『捆绑销售』?一件还不错的东西,捆绑一件你不喜欢的东西。
要注意,不要做这种事情。
关心别人反而被嫌弃,我们会觉得好心被当驴肝肺,却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在关心他人的时候,是否没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出发,没有与之共情,说的都是大道理,可是悲伤的人是喝不下心灵鸡汤的。越听这些话越觉得烦躁。关心的话是否点到为止,难过的人需要自我的空间,需要自我调节,需要安全距离。如果是过多的言语,反而别人没有思考的空间,脑袋会更乱。有时我们关心别人,会不自觉的说你不要想太多,不要。。。这反而是在暗示他人。就像告诉你说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你脑海里就会自动出现粉色的大象,有些话说出来适得其反。你得明白遭人烦的意思,在字典里查这个词,这是我发现的:
刺激
打扰
激起
骚扰
疲惫的
恶化
得罪
麻烦
打扰
现在谁愿意犯以上所有的因素而失去朋友?(家人不得不忍受你,但朋友却不能忍受。)
你对这些习惯感到内疚吗?
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否惹恼了一个人?我们不打算招惹别人。说了这么多,我个人知道一个家庭成员,他是故意的,而且完全是故意的。对我们其他人来说,下面列出的建议可能会有用:
不用你插嘴!允许对方有足够的时间说完话。即使你觉得有必要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要保持沉默,直到对方说话为止。
尽量少消极。看那众所周知的半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消极的态度对对方不利。它倾向于“吸出”一个人的能量。
做个好听众。让对方知道你听到了他们所说的话。
(其他人)“我对尖叫的孩子感到厌烦了。我只是疯了。”
我听到你说你想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
在本例中,侦听器避免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1。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2。把谈话转到自己身上。
不让对方赢得争论。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一种肯定的方法就是去骚扰别人。我们是否缺乏安全感,我们必须一直都是对的?
用老式的礼貌。记住“谢谢”和“请”这样一个小小的手势,但多么有力。我正在考虑的时候,在名单上加上“对不起”。
想不烦到别人,要考虑的6点,以下6点不仅可以帮助你停止对他人的干扰,而且会打开更多优质友谊的大门:
1。保持谦卑和受教。没有人喜欢被说教,以关心的名义。
2。注意你的语气。用中声保持你的声音温暖。避免尖叫和大声说话。
3。避免持续的唠叨,即使你是好心。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从提升我们的友谊中获益,而不是让我们失望。控制你的唠叨欲望。
4。不要因为你的行为和情况去随便教育别人。
5。表现出同情即可。表现出理解和友善。学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来传达支持。
6。你不能改变别人。在所有的关系中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就是他们,你就是你自己。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他们会在没有你帮助的情况下改变。
最后一个神级建议:做真实的自己。如果别人发现你很烦,去找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