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很多城市都出现雾霾。有一些宝妈问我们口袋育儿(微信:koudaiyuer),雾霾到底怎么办?面对雾霾,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就真的束手无策吗?嗯,坦率的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确实就是束手无策!中国雾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主要依靠政府才有能力解决,并且这也是政府的职责。
那我们能为家人做点什么呢?能做的非常有限!也就“抗霾三件宝”:口罩、空气净化器;或者,移民。今天我们只谈前两种“抗霾”方案:口罩和空气净化器。
先介绍一位朋友:美国儿科医生Richard Saint Cyr.中文名字叫“圣西睿智”
可能有的宝妈从微博就知道他的:Richard 是美国的医学博士,专业领域是儿童保健。他从2008年就来到中国,在北京的一家私立儿科医院工作。因为最近“雾霾”持续不断,Richard就在他自己的网站myhealthbeijing.com,以一个儿科医生的角度,同时也是在北京生活接近十年的“中国通”的角度,对几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做了测评和分析。这些分析文章,虽然是一家之言,但可以给宝妈很好的参考。因此我们口袋育儿专门联系了Richard,获得了他的授权发表。
1|口罩
每天都有人在问我哪种口罩更好用,针对这些问题我近期跟3M研究团队进行了一次探讨,谈话非常愉快,他们非常乐于让我试用他们在北京实验室的“口罩密合度测试仪专业版”TSI Portacount Pro+。这是一款正式测试口罩与人的面部密合度的机器,非常广泛地被使用。
(Richard在使用TSI测试仪)
某个雾霾严重的日子(常见的AQI危险级别指数150以上),我找来了9个不同的口罩来测试:3个3M款、另外是totobobo、Vogmask威隔、Respro Techno、艾凯贝Honeycomb款、绿盾和外科手术口罩。
我们对9款口罩进行一定次数的“全方位泄漏测试”。这个测试针对我们都想知道的是: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口罩内浓度与口罩外的空气浓度的比例是多少。测试需要在口罩上打一个眼,将一根管子伸进口罩中,另一根管子暴露在空气中。这个内外空气比例又被称作密合系数。密合系数超过100,那么就意味着有效率为99%;任何密合系数超过10,都意味着有效率在90%——这样的比率还算不错,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能实现的目标指数,这也是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提出的工作场所防护系数值,也是在工作中需要戴口罩的人群的目标指数。因此于我而言,测试目标是口罩的密合系数超过10,如果超过100了那么就是梦想指数了。
(密合测试报告样本)
测试过程很简单,十分钟就完成了,使用一系列不同的姿势,每一个口罩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就完成测试了:正常呼吸、深呼吸、左右转头、上下点头、说话、微笑、弯腰最后正常呼吸。测试前要将口罩用正确的方式密闭,需要做一下使用者密合度测试,我每次都是做一个负压测试。这个快速检测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每次戴上口罩时都需要做一次:将双手放在口罩的两边,快速呼吸,这是口罩会因为负压而有些微下陷;如果没有下陷,那么口罩并未达到密合,需要重新调整以达到密合状态。
唠叨了很多细节,到底哪一款最适合我哪一款又最糟糕呢?闲话少说,以下excel表格显示了测试结果,按照效率最佳到最差排列:
(全部颗粒物浓度测试结果)
对我最有效的
密合系数超过100的只有一个算真正的赢家,技术上达到了超过99%的效率,那就是3M的9332,抛弃型,获得欧洲FFP3认证(N99),这个口罩的测试结果密合系数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40(99.6%的效率),简直太令人满意了,而且我发现戴着它呼吸比其他的也要舒适一些。想来在雾霾到了雾霾指数爆表得不能再爆的时候,我就会用这一个口罩了。除了这一款,另外三款也基本合格,密合系数超过了10(90%效率):3M的9501达到了97%,威隔口罩也到了95%,3M的9001V达到了92%。
结果中等的
测试结果排中间的,即效率在80%-90%之间的,按结果顺序为艾凯贝Honeycomb87%,Respro Techno85%,之后是我第二次测试3M的9001V84%,然后是totobobo的80%。
对我而言最次的
所有测试的口罩中,效率最低的是去年在整个中国大陆相当火爆的绿盾口罩,效率仅为57%,这个价值32块人民币一个的口罩竟还不如我们诊所里1元一个的外科手术口罩,后者的效率竟能达到了63%。绿盾测试结果跟早先我曾经看到过的几篇中国报道提到的研究结果是相似的。我很惊讶他们在中国竟能卖得这么好,每次大街上我看到大人或者小孩带着这个口罩不禁为他们感到一丝的担忧。
我的底线
我们不能忘了,每个人的脸型都不一样,遗憾的是很多研究都显示没有一个可以适合所有人的。所以我这里的测试结果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口罩也会在你那里获得同样的效果。即便是同一款口罩,在同一个人的面部因为不同的戴法等原因导致结果不同,上面我提到的3M9001V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对我来说这个测试太有价值了,让我再次肯定了我原先的观念:目前对我来说3M口罩是最经久有口碑在世界各地都被认可的牌子——也许对所有人都是。过去的几十年以来,他们的各式各类款型在世界各地的工人们身上做过了几百万次的密合测试,他们目前的信誉和经验基本上我认为达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了。
(我的九个测试口罩)
我现在日常的口罩是他们家的9501,任何一个7-11便利店就可以买到,每一个6块钱人民币,可以折叠起来平放在口袋里,一个至少能用1周。效率过97%的超级大雾霾天里,PM2.5飙到500毫克/立方米的时候,如果我用3M的9332,轻易就可以将口罩内的浓度过滤到13毫克/立方米,差不多达到了我的终极目标10。这样下一次空气污染大爆发,整个空气里充满了哪怕是地狱之火,各种污染和PM2.5爆棚等等,我依然可以像平时一样骑车去上班,带着我的安全又舒适的口罩,带着我的头盔哼着“最佳空气净化之歌”……
我也测试了一下那些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中常见的口罩,对我而言结果也让人失望,没有一个效率超过90%的——除了威隔口罩,Respro’s Techno的过滤芯是通过欧洲FFP1认证的,意味着有78%的过滤效率,我试戴的效果比这个效率更高些。但是考虑这款口罩的昂贵价格,我还是不会考虑将它列为日常标配,况且我还有6元一个效果缺更好的呢,而且这一款我带上去还很不舒服。总体来说,78%的防护效率在中国是完全不够的,仅仅FFP1认证的口罩是完全不能满足要求的,况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口罩效率相较好很多。在北京日均雾霾指数90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一个FFP1标准的口罩最多让你呼吸到20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依然没有达到10或以下(相当于健康的AQI值50以下),我的目标值。
对于totobobo我也不甚满意,但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它的测试结果还算差强人意,但也仅有70%。我注意到,厂家给消费者的建议是使用见到或者开水来协助调整口罩与脸部密合度,感觉上很复杂,没法跟那些买回来拆了包装就能直接用的口罩相比,而且后者价格还便宜很多。艾凯贝Honeycomb口罩也不差,而且带上去很舒服,不过比它便宜又好用的也有不少。艾凯贝没有什么官方的认证,感觉上也不是那么可信。威隔是为一个做得也非常好的,但这家厂商也没有任何官方登记评分或者任何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测试结果,但我会将这家的口罩作为我的第一个备选——只是备选。我会让我的孩子开始选用威隔,但让我信赖一个仅在某个八岁孩子身上测试过的结果,还有点难以接受。但至少我知道对我的孩子来说这比绿盾超小口罩药强太多了,在我之前的测试中,这个口罩的几乎没有什么防护效果仅有10%的效率。
我开始觉得这个全新的防护口罩行业,为了对消费者的负责,需要有严格的管理,以免错误的健康信息泛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远离这种近乎有害的无效口罩。现在我发现已经很难相信那些没有任何官方认证的口罩(美国的N95或N99,欧洲的FFP2或FFP3,以及中国的KN95等认证),那些所谓的独立测试也难有说服力。我当然希望所有消费类口罩厂商能够不畏环境恶化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涉及和功能,最好能得到那些认证。我当然还是依然选择3M的产品。
2|净化器
你愿意花多少钱买一个空气净化器呢?在中国的外国人对于贵的离谱的空气净化器早已见怪不怪了,而对于标价低于4000元的净化器的性能,则深表疑虑。(而4000元这个价格要比在美国或欧洲的任何一款高档净化器都要贵)。我想这太不合理了吧,于是我最近对一些千元以下的空气净化器进行了实际测试,现在我完全相信,低价也可以创造出好产品。
在北京生活的过去8年里,我曾陆续测试过几种空气净化器,而且我也一度认为(希望)我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可是,当最近我被诊断出患上了哮喘后,我有些忐忑不安。我忧心忡忡并竭尽所能地控制我的症状,为了对付无处不在的空气污染,我决定升级我的防护装备—-我扔掉了我之前用的3M-N95口罩,开始使用3M-N99口罩;确保自己无论在家还是办公室都处于免受空气污染侵害的保护之下。我的目标是让自己日常处于PM2.5浓度的最佳健康指标—–低于1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AQI指数小于50),即达到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标准。我在去年的博客文章里提到过,在此也强烈建议:这个标准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标准。我花了今年一月份的大部分时间测试了超过6种售价千元以下的小型空气净化器,比较到底哪种机器最适合小房间使用,包括我的办公室和我的卧室。
背景资料
我想再次强调我之前曾经说的话:你所需要的全部就是一个优质的过滤器和一个马力强劲的风扇。没错,就是过滤器+风扇。优质的过滤器是最重要的,最好是有官方认证的“高效颗粒物过滤器” (HEPA)—-在美国这意味着对PM0.3有99.97%的过滤效率。欧盟的定义标准比较宽泛,HEPA过滤效率从85%到几乎100%(见后面说明)。PM0.3是指粒径不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比PM2.5差不多小10倍;这么小的尺寸被认为是对我们人体最危险的,因为它最容易侵入我们的肺,对人体造成最大的伤害。
诚然,优质的过滤器固然重要,但也不是非得达到“超级纳米过滤器”(令消费者叹为观止的9层HEPA过滤器)的效果才行。不可否认,超级过滤器的效果确实很牛,但多余的9层设计除了增加成本,对于实际临床应用意义不大,没什么价值。还有,如果风扇马力不够强劲(抽吸力弱),不能驱动室内空气每小时循环5次以上(ACH,每小时空气转换次数),那么这就不能算是一台好的净化器。
一台净化器如果风扇不给力,那么即使它有再牛的过滤器(99.9999%的过滤效果)也是白搭。它的过滤效果甚至还不如一台配有85%过滤效率的过滤器+强劲风扇的净化器。
我们大部分用户,包括我在内,在家庭卧室里使用的高价净化器,也同样是“风扇+过滤器”的应用概念。如果机器始终处于低噪声的速度运行时,那么它们的空气循环量会远小于机器本身推荐的 “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实际上不过是生产厂家自己做的测试,而不是不是卫生监管机构做的检测。而且,机器开到最大挡位时通常噪声实在太大了,没有人会这样使用,尤其是在卧室里。“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测试实际上仅仅只是20分钟的运行数据!对于在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人们需要机器全天开在静音速度挡位,这样不会妨碍谈话和睡觉。
我完全不在意机器是否能清除空气中的花粉或细菌,我关心的是机器是否能保护我,免于因长时间暴露于含有细微颗粒物(如烟雾或粉尘等)的空气中而危害健康,而且这台机器的噪声要低,不然我会被它吵死的。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没有人告诉我们,至少在厂商的广告里没有说明。
每一种高档的空气净化器都配有非常牛的HEPA过滤器和一个强劲的风扇。这两样就是你需要的全部,别管那些诸如负离子和紫外线等垃圾功能。一台好的净化器绝对不应该超过1万元人民币,托马斯·托尔赫姆去年用他的“消费者革命性产品”证明了这一点—200元DIY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他的第一台机器是把一个90元的现成HEPA过滤器,用尼龙搭扣带绑在一个廉价的塑料风扇顶部做成的。他的试验表明(我亲自验证确认):与昂贵的大牌机器相比,DIY机器表现一样好,甚至更好(见他的图示数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归功于他用的HEPA过滤器。如果你用颗粒物检测仪检测过滤器上部的空气,你会发现过滤器过滤掉了100%的PM2.5和PM0.5;在我的实验里,唯有爱客(IQAir)净化器才做得到同样完美的结果。你可能一时半会无法接受在卧室里摆放一台相貌丑陋的托马斯DIY净化器(SmartAir)。但当你认真看看他的实验数据,你肯定会改变之前的成见,空气净化器完全可以做到既便宜又好用。
颗粒物平均清除率(数据源自Smart Air Filters网站实验结果)
各种净化器简介
八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时,市面上净化器种类很少,只有一两个品牌可供选择。可如今,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几百个新品牌净化器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当浏览中国购物网站时,我和你的感觉一样,净化器多得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是,我们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对净化器的独立测评(此前我写过一个,本文是另一篇)。我选择测试的机器的顺序条件如下:首先价格要低于1千元;然后是著名国际品牌>中国品牌>配置HEPA过滤器(或品质接近):风扇风量(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至少要满足我办公室的需求,即房间容积X 5ACH(每小时空气转换次数),21m3X5=105m3/hr空气量;最后补充一条就是具有过滤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但这不是我的首选项。配有单独的预过滤器的净化器是有益的,但千元以下价位却很难买到。按照上述原则,我遴选了以下几种机器进行测试:
聪明空气Smartair DIY经典型:200元;过滤效率:9% PM0.3;CADR(洁净空气输出量): 未知; 服务面积:11-20 m2
瑞士风Air-O-Swiss P320: 699元;过滤效率:97% PM0.3;CADR :86 m3/h, 服务面积:16 m2
松下F-30C3PD-D: 599元;过滤效率:99% PM0.3和89% 甲醛;CADR:163 m3/h, 服务面积:30 m2
飞利浦 AC4025: 699元;过滤效率:2% PM0.3和 95% 甲醛;CADR:127 m3/h
美的 KJ20FE-NH3: 750元;过滤效率:9% PM0.3和 87%甲醛; CADR 204 m3/h, 服务面积20 m2
小米: 899元 (代理商网上售价1,000-1200);过滤效果3% PM0.3和 91% 甲醛;CADR:406 m3/h, 服务面积:48 m2
办公室测试结果
我的诊所办公室是主要的试验场地,一个舒适的建筑面积为9.6平方米(容积21.3m3)的房间。对于这样的小空间,若使用一个巨大的布鲁雅尔(BlueAir)净化器或类似的大机器不但要花一大笔钱而且要占用宝贵的地面空间;因此我想测试一些较小的机型。我在午休时间测试这些机器,先让室外空气涌入房间后,关上门窗。然后测试它们在最大速度时的性能,我的关键数据采集节点分别在10分钟和50分钟,用我的超值神器—Dylos 1700型颗粒物检测仪来测量PM2.5和PM0.5的浓度下降百分比。在其余的工作时间里,我会把他们设定在标准的更安静的运行模式,并做随机抽查。我办公室的所有测试结果见下面的表格,其要点如下:
所有机器在最大速度下的关键指标都表现不错—-50分钟5去除率范围在88~94%之间. 有的机器达到净化效果的用时更短些,小米的大风扇一发威,只用了10分钟就已经去除了88%PM2.5和PM0.5。据此可以判断,风扇与过滤器同样重要,而且小米的CADR值406m3/h是同类机型竞争者(美的)的两倍。
关于小米的测试过程我需要澄清一点:因为它的最大速度模式只能持续15分钟就自动切换回自动模式,所以很难获得与其它机器进行比较的50分钟对照数据,因为它只有开始的15分钟是开在最大速度。但考虑到它在10分钟内最大速度时的突出表现,可以推断,如果它可以持续开在最大速度,表现应该一样好。
瑞士风(The Air-O-Swiss)320是最小的机型,CADR只有86m3/h,达不到我所需要的105m3/h,数据显示,它的表现还不赖,可能它的350型更有效,但是这个型号超出了我设定千元以下的价位。
松下和飞利浦也都表现很好:只是对我而言,松下刺眼的橙色外观太不专业了。飞利浦的绿色尚可,特别是在儿童房,但也不是最理想的。
美的的黑白造型很漂亮,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办公室摆出炫一下。它的块头尺寸和风扇速度都较大,这一点在良好的测试结果尤其是在对付5方面得到了证实。
聪明空气(The Smartair)DIY经典型:200元DIY的过滤器+风扇,表现至少和比它贵的整机一样好,它的瑕疵是对付5的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虽然它外观长相看起来不够专业漂亮,但对我来说使用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对于学生或是低收入者来说,用它总比什么都不用要好得太多(见我先前的文章)。
所有机器在最大速度下的噪声都无法忍受一整天,但在比较安静的运行模式下,在办公室里面感觉都还好。
空气净化器过滤效率测试结果——办公室 (21 m3)
我的最爱:我决定在家里测试小米、美的和飞利浦的8小时过滤效果。我真的非常喜欢小米超大风扇所有带来的高过滤能力。而且,它圆滑的外观曲线和苗条身材非常漂亮。我也认为,美的和飞利浦对办公室来说占用空间不大,还是可接受的。
卧室的测试结果
Xiaomi, meet Blueair
我卧室里一直是用大机器,一台布鲁雅尔(Blueair)503和一台IQAir Pro150。我想现在是用又便宜又小的机型挑战它们的最佳时机(和去年飞利浦机型测试类似)。这次测试与之前的测试不同之处在于:之前一直是测试比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这次,我想看看它们超过8小时过滤效率效果。就是在整个房间充满污染颗粒物后,关闭门窗,自动连续监测。把精油置入蒸发器—这家伙可以使房间的空气污染指标快速提升到骇人的水平。另一项测试是记录最终一小时的数据,观察在大部分时间里它们是否能使我室内的空气质量处于安全值内。
所有的机器都设定在静音模式下运行,而不是在办公室里测试时的最大速度模式。绝大多数测试是在大卧室里进行的,大卧室体积40m3,面积16m2。需要机器的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为200m3/hr。小卧室体积23m3,面积10m2。需要机器的洁净空气输出量(CADR)为大于115m3/hr。
仅仅为了好玩,我也对比测试了一台更大机器—安吉尔AG800,它的CADR高达763m3/hr。即使风扇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它也应该很容易净化这么小的房间。
测试结果
8小时标志时间净化效果,大部分机器表现很好。对于5,布鲁雅尔(Blueair)过滤效率达到99.9%,小米在睡眠模式下的过滤效率达到99.8%,与之非常接近,其他大部分机器在98%~99%之间。对于更小的颗粒物PM0.5,布鲁雅尔(Blueair)过滤效率达到99.9%,接下来是飞利浦的99.6%和小米的99.5%。
1小时短时净化效果,因其巨大的风扇所赐,奥郎格(Airgle)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净化能力大于房间所需。然而,预算内的机器如小米在自动运行模式和美的在低速运行状态下,表现也毫不逊色。(小米在自动运行模式下更省电,在提高速度对付更细微的颗粒物时噪声稍大,会有短时吵人的感觉;而美的在低速运行时,对于睡觉来说,噪声就太大了,还好,静音睡眠模式的过滤性能表现也非常不错。)
另一个有用的评价标准是最后一小时的检测数据(每立方英尺颗粒物浓度/ 100):我的目标值是5保持在50以下(Dylos检测仪检测数据),这大约相当于10μg/m3(或空气质量指数AQI<50)。好消息是,每台机器的最终结果都远低于50,其中包括两种便宜的型号。对于很难控制的更小的颗粒物PM0.5,我不太清楚目标值,但来自我的环境测试公司(Environment Assumed)的查利.汤普森认为:Dylos检测仪检测PM0.5在1000以下基本等同于空气质量指数<50)。按此计算,无论是飞利浦和布鲁雅尔(Blueair)确实做的最好,其次是美的,小米第三。更令人惊讶的是奥郎格(airgle)和爱客(IQAir),这样的大牌机器却有超过1000的数据记录。
整体性能,所有三个较便宜的机器用优异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即使与大牌机器比较,他们的性能也没有明显的劣势。美的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即使在非常安静的睡眠模式)。小米也表现很好,在自动模式下,不论是长时间净化还是短时净化,效果都非常好。从非常低的最后一小时检测数据上看,飞利浦也表现很好(但测试当晚室外空气质量也很好,可能有助得出较低的数据)。对于三个昂贵的大牌机器,理论上应当胜过便宜的竞争对手,但只有布鲁雅尔(Blueair)的表现显得鹤立鸡群,5和PM0.5两种颗粒的检测数据都是最低的。
空气净化器净化测试结果—卧室(40m3). *Dylos测试仪检测PM2.5<50,PM0.5<1,000为目标值,检测数据每立方英尺颗粒物/100
我的选择
对于我的办公室,选择很容易:我决定选用小米。因为它的性能表现、价格以及专业的外观设计都深深的打动了我。美的作为第二选择也很不错。
对于我的卧室,选择有些纠结。因为我卧室已经有了2台净化器,我还没有充分的理由替换它们。对于我家其他的卧室,我还在考虑权衡中,但我要用美的或是小米替换掉爱客(IQAir),可能还有布鲁雅尔(Blueair)。
我必须再谈一谈关于小米空气净化器,虽然它仅上市三个月,但很可能颠覆整个行业—-因其新颖的设计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小米有一个很酷的功能是其他所有的机器所不具备的,就是小米的APP应用;小米的机器有内置WiFi,可以链接到智能手机的APP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机器的速度以及获得室内对比室外的空气污染实时数据(中国环保部每小时的数据)。这个APP 应用甚至能发送手机短信告诉你“室外空气现在比室内空气清洁,该打开窗户透透气啦”!它也能为你实时计算出过滤器的剩余使用寿命。这真是超酷的功能,虽然这有点炒作的噱头,但这却是我第一次体验了“互联智能家居”的概念,WiFi互联化的家电,我亲身体验到了这些数据的价值。
然而,我对小米也持有保留意见。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新崛起的手机公司,他们以低价格而非高品质而闻名于世。他们广告宣传的H11型HEPA过滤器,标示具有99.3%的过滤效率,还没有达到HEPA过滤器的最高值99.97%;但显然他们巨大的风扇弥补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它的测试结果基本上类似于甚至超过价格昂贵机器的原因。就像我之前说的,风扇+过滤的组合是关键所在。
其他对小米不利的因素是,小米还是新手。小米净化器从开售至今才几个月。还缺乏相关的维护保养和市场声誉。用户在小米官方网站上购买也非常困难(小米有非同寻常的营销技巧);你不能在网站上只点击下订单了事,你必须先点击“预定”,然后在星期二中午和其他成千上万的买家回到网站抢购,先到先得。我试过两次,结果都在一分钟内被抢光了,所以我被迫到第三方经销商—京东和天猫上“关注”此商品。所以,这种糟糕购买体验,让我感到有些担忧—如果想更换过滤器却很难买到怎么办?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我没用小米装备(替换)我整个房子的主要原因;否则,以他们的超低价格和超值性能确实是颠覆性的创新,正是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迫切需要的产品。
结语
总之,我希望我已经证明,确实有许多价格远低于1万元的空气净化器可能非常适合你的小房间。也许千元以下机型有点太弱,但花2000或3000元你就可以买得到一个配置更强的风扇和过滤器的机器,包括如松下和飞利浦等机型,而且他们的品牌久负盛名。
请注意,我的测评仅仅是参考指南,而不是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产品推荐,如果购买您需要自己决策。我也希望读者们也测试一下自己的机器并与大家分享测试结果(学学托马斯的分享精神)。我主要是希望当前还没有使用任何净化器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担心机器太贵的人们)知道一点:那就是,与他们之前想象的相比,他们有着非常多的选择。
版权所有: 洽康商城 | Copyright 2009-2024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证书号:渝ICP备2023004597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