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张针人聊养生,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我认为艾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会做,我也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到底艾灸有啥作用?怎样做艾灸等
艾灸的作用
定义: 灸,灼烧的意思。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作用: 《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常与针刺合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艾灸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 指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用。《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说明灸法更适合治疗寒性病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二)扶阳固脱
扶阳固脱: 指灸法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记载:“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说明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消瘀散结: 指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方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四)防病保健
预防保健: 指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未病施灸有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古人称之为“逆灸”,今人称之为“保健灸”。《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也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医说•针灸》提出的“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更说明常灸强壮要穴能够强身健体,抵御外邪。
此外,灸法还有引热外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热性病症。艾火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故临床上可用灸法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实热病证。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灸法,但要注意施灸量不宜过大。如选用膏肓穴等治疗骨蒸潮热、虚痨咳喘等。
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的灸法如下:
(一)艾灸法
1.定义(moxa cone moxibustion):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成的圆锥状物,称为艾炷。将艾炷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灸。每燃1个艾炷,称为灸1壮。
分类: 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又称为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皮肤上施灸的方法。
瘢痕灸: 又称化脓灸,施灸时如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
无瘢痕灸: 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
①瘢痕灸: 施灸前可先将拟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从上端点燃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直至拟灸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能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疼痛。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无菌性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经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癫痕灸会损伤皮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方可使用。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风湿顽痹、瘰疬等慢性顽疾。
②无瘢痕灸: 施灸前可先在拟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便于艾炷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从上端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1/3左右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易炷再灸,直至拟灸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间接灸: 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隔灸。间隔所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因病证而异。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间接灸法介绍如下:
①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2~3cm,厚度约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腧穴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再行灸治。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一般应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此法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
②隔蒜灸: 将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腧穴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然施灸。操作方法与隔姜灸相同。此法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肿疡初起等。
③隔盐灸: 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注意要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④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药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为止。此法有温补肾阳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或疮疡久溃不敛等。
2.艾条灸(moxa stick moxibustion): 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条灸。
分类: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起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
分类: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①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皮肤高约2~3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食、中两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医者手指感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及时调节艾条高度,防止烫伤。
②雀啄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的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如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活动,至皮肤红晕为度。
③回旋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虽然保持一定距离,但艾条并不固定,而是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适用范围: 悬起灸适用于多种可灸病证,其中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2)实按灸: 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绵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若患者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移开艾条,并增加隔层。灸量以反复灸熨7~10次为度。若在艾绒内另加药物后,用纸卷成艾卷施灸,名为“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
①太乙神针: 历代医家之药物配方记载有所不同,一般处方为:人参250g,参三七250g,山羊血62.5g,千年健500g,钻地风500g,肉桂50g,川椒500g,乳香500g,没药500g,炮甲250g,小茴香500g,蕲艾2000g,甘草1000g,防风2000g,人工麝香少许。加工炮制后,共研为末,每支艾条加药末25g。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②雷火神针: 历代医家之药物配方记载有所不同,一般处方为: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炮甲各9g,人工麝香少许。加工炮制后共研为细末,将药末混入94g艾绒,用棉皮纸卷成圆柱形长条,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6~7层,阴干待用。临床主治急性扭挫伤及寒湿气痛,其他大体与“太乙神针”主治相同。
3.温针灸(warming-needling moxibustion): 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操作时,先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并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再将纯净细软的艾绒包裹于针尾,或将2~3cm长短的艾条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应用时须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此法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
4.温灸器灸(moxa burner moxibustion): 指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温灸器又称灸疗器,指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盒和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艾条装入温灸器,点燃后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以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晕为度。具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临床需要灸治者,一般均可应用,对小儿、妇女及畏灸者尤为适宜。
(二)非艾灸法
1.灯火灸(burning rush moxibustion): 又称灯草灸、油捻灸,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对准穴位或患处,迅速点灸皮肤,一触即起,接触皮肤时会伴有“叭”的爆焠声,如无爆焠声可重复一次。注意燃火前用软绵纸吸去灯心草上的浮油,以防止点火后油滴烫伤皮肤。灸后皮肤出现黄褐色斑点或斑块,偶尔会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痄腮、乳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证。
2.天灸(natural moxibustion): 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常用中药有白芥子、细辛、大蒜、斑蝥等。
(1)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适量,研为细末,用水调成糊状,贴敷于穴位或患处,以活血止痛膏固定。贴敷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喘、关节痹痛、口眼歪斜等症。
(2)细辛灸: 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成糊状,敷于穴位或患处,以活血止痛膏固定。贴敷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可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蒜泥灸: 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或患处,以活血止痛膏固定。贴敷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鼻衄,敷合谷穴治疗乳蛾,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4)斑蝥灸: 将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乙醇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对准应灸部位粘贴,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以局部起泡为度。可治疗癣痒等症。
艾灸的顺序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临床上对施灸的先后顺序有一定要求。一般而言,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运用不同的方法施灸,可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据《灵枢•背腧》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结合腧穴性能,酌情而施。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灸法还应注意:
1.面部穴位、大血管及关节活动部位,均不宜采用瘢痕灸。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阴虚火旺者灸量宜小。
3.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用过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艾条专用金属筒内,以防复燃。
4.施灸部位如在灸后因灼伤而出现水疱,其直径在1cm以内者,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疱较大,可用一次性针灸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或消炎药膏。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保持局部清洁,并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感染;若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